@konatasick 是的,其实很晚才出现……我一直觉得这个事情里很大程度上是层层加码。
2013年八项规定落实期间开始出现收缴护照的现象,但覆盖人员范围、收缴护照种类等等好像都很不明确。护照调用的可用事由也很不统一。后来扩大到很多“精神上觉得自己是公务员”的单位。
现在像旅游的话调取护照就很麻烦,整个流程里有一个多事的人作梗(例如声称日本排水、不要取日本玩之类的)就玩不成。
“攻击性强的恶意评论通常具有明显特征。越是从小习惯了攻击性言行的人,使用攻击性表达就会越舒适。还有,年纪越小,越容易模仿父母或者身边的成年人的暴力来盲目行动。如果拥有这两个特征,暴力性就会在匿名时爆发。他们了解哪种表达最令人痛苦,也懂得如何攻击对方最脆弱的部分。努力理解恶意评论,其实毫无意义。这是因为,理解一个长期习惯了暴力方式的人,并不是只理解表面的几行评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必须理解他的整个人生经历。所以,智慧地解读恶意评论的方法,不是接受,而是忽略那些评论。这是智慧地解读恶意评论的第一个方法。责备、戏弄、名誉诋毁、咒骂等所有的表达,绝对不是在针对我们。那是对方在以歪曲、暴力、悲惨的思维,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无法满足的欲求。因此,看到那种文字,请在心里大声呼喊:“:“那是你的意见,不是在说我,而是在说你自己。”即“It's about you”。网友在匿名空间里敲击键盘的瞬间,意识不到自己的暴力性,下意识、习惯性地乱说一气,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很难解释为什么会那么做。建设性的批判,与单纯为了攻击的暴力评论,是完全不同的。建设性的批判中,包含着那个人的思维与明确意图,攻击性评论中则不存在这种意图。其中的唯一意图,便是被自卑压制的自我,想要在匿名空间里扭曲地表现自我的“存在感”。通过这种暴力方式表现自我存在感的地方,便是可以隐藏真实身份,同时塑造另一个身份的网络世界。”
摘录来自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