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个体和群体,狮子和水瓶,白羊和天秤的区别。

Show thread

一个模糊的想法是“变强大领导所有人”和“说服/欺诈所有人向目标前进”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同时发生。

我就是不喜欢日本人,再次坚定此认知。

@blessus 之前几次回北京都不是冬天,心里总是有一种未落实感。上次回去是冬天,被西北风一吹一下子就清醒了,才感觉终于回家了。

我可太喜欢上班了,过几天去给头儿发个邮件问问圣诞缺人不,缺的话我可以晚回国先上会班。

最近确实在想一些事情,感觉会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结论,重要到我前天晚上累到无意识抽牌能抽出逆位宝剑三的情况。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你能拿到入局的门票,你的具体地位就不会太重要,重要的是being present。

最近很喜欢看别人的vlog,试图感受一点活人气息,但说到活人气息,谁又能比我更像活人呢?

我不喜欢找规律,我不想人生活成找规律大赛。

愚者和宝剑侍者是相对的,可以从这点入手了解。

卡夫卡的思考体系是对的,我认同,但我懒得去系统地了解了,这个事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应该能自己想明白。

好累,只剩下抽牌的能量了,一张牌都解不了。

我导给我informally回邮件时可以把meaning typo成 maeanoign,更可怕的是我还看懂了,所以你又能指望我什么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对笔下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在生活的分析。与此相反,卡夫卡作品里的角色都是些不重要的人,没有完整的名字,没有背景故事,让人觉得他们仿佛昨天才出生。对卡夫卡来说,也是对阿伦特来说,要想理解现代世界、官僚世界,至关重要的地方不在于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关系,而在于人与地点的关系。对阿伦特来说尤为重要的是,某一种地点(如市场)如何能够促使人们彼此间形成关系并共享一个世界,而另一种地点(如沙漠)如何能够让人们无法与他人形成关系,而只关心个体的存活。
正因为如此,阿伦特极力反对心理学,反对这样的观点:既然我们因为尝试在沙漠里生活而痛苦,那么我们的痛苦就来自我们是谁,而非来自沙漠。学习适应沙漠,变得“有弹性”,固然可以减少我们的痛苦,但阿伦特警告我们,仍然能够痛苦其实是好事,我们的痛苦就是矿坑里的金丝雀,一座警钟,就是能告诉我们不属于这个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其中的世界。当这种“不属于”的感觉让我们向内看、让我们埋怨自己并尝试调整自己时,我们就会变得太过关心自己,太想尝试发现我们哪里做错了,以至于我们只会让存在于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沙漠变得越来越荒凉。如果说被迫远离彼此、被迫退入我们自己内部是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那么对虚无主义的个人主义回应就永远不会克服虚无主义,只会有助于虚无主义的永恒化。

Show thread

一种感觉,虽然火星和太阳能量属性相近,但火星是目标导向,太阳是自我导向。

相比命运石之门正篇,我更喜欢石头门0,认命后特别好看,那种无奈和未曾准备应对未知的样子,有趣。
其实人类认命后生活才会多姿多彩起来。

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还是太激烈了,今天和朋友打车三十几分钟去郊区摸狗,一进去一只边牧两只澳牧四条斗牛犬往我牛仔裤上攀爬,我真想举起双手投降,我投降,你们能不要往我的手和裤子上投掷口水了吗,然而到中途又来了一只伯恩山像坦克一样轰隆隆地过来了,澳牧和斗牛犬打得乱套了,被白手套猫殴打了,进大狗区边牧非要管着俩金毛,最后躺在地上搂抱一只苏俄牧羊犬,一瞬间理解了为什么人类喜欢沉默巨大而美丽的,马。

很多人没明白的一点是打野永远是中路的狗

Show older
Retire Now!

这里是retirenow.top!我们的心声是——不想上班!我们的目标是——早日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