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ish:
Never:
Luffa never poop. 丝瓜(今天)没有拉粑粑。
I never do/did since this year. 今年我没做过。
One:
This is mommy one. 这是妈妈的。
Nice one! 不错啊!(不一定特指某个东西,也可以是well done)
I never try one. 我没试过(这个东西或做这件事)。
Ya / leh 等语气词(使用灵活):
I'll not come in today ya. 我今天早上就不进来啦。
I paid already leh. 我已经付钱了。
Ya lor! 对啊/我就说嘛!(强烈赞成)
Can:
- I'll do it like this ya. 我就这样做了哦。
- Can! 没问题!
看数据,24年6月外国劳工总数为155万,其中114万为不可能申请永居的 work permit holder(包括家政佣工和低技术劳工)。S Pass holder 18万,Employment Pass holder 20万,后者成功率会明显比前者高。2022-23年每年批3万5的PR申请,其中约1-1.3万给中国原籍,这么看我应该成功率还行…… 当然也就是还行不是top tier……一年了没批也没拒,希望确实是在等明年的quota
抢居留资格真的很零和一个事情,我的缅甸华人同事被拒8次了,明年会继续申。认识的一些印度人根本试都不再试了,甚至有位department head长年拿不到PR,举家搬去阿布扎比。
本东南亚人小生活串下最大的事情。
在PR申请下提交了离婚证后继续搜索这种情况要不要申请注销配偶的dependent pass,并没有答案,ICA好像不是很在意这件事。
但是看到一封公开回应,针对2020年发表在海峡时报上的一封信。信来自妇幼协会,称新冠措施中家庭暴力和离婚案件明显增多,新加坡男人的外国配偶处于弱势,难以工作、雇佣离婚律师、取得较好的财产分配结果,且有新加坡男注销配偶签证的状况。ICA于是澄清离婚未完成前配偶无法单方完成签证注销(完成后呢?),如果外国配偶获得新加坡籍子女抚养权,也往往会发给长期签证以继续养育子女。
妇幼协会的信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夫妻双方都是新加坡人时,76%判决双方共同抚养;而一方为外国人时,比例下降到51%,且抚养权常常单独给予新加坡籍父亲。声称是子女留在新加坡能够得到更好的养育。但这个情况不能细想,一细想就恶劣得很。
@perhapsnotalive 您好,打听到比较广为接受的说法是 Melayu (马来人用以指代自己的种族)来自梵语的 Mala (山),Melayu 的意思大致是“山城”。
印度是这片地方的强势文明,语言和宗教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梵语来源也不奇怪 学界也有别的解释,根据中国的记载至少6-7世纪这里的人就自称Malayu了
@Lyndol 哇!!原来如此!没想到隔了这么久象友还记得这件事呜呜呜,真是太感谢了!
@perhapsnotalive 不客气,很喜欢以“我有个朋友想知道”为借口去骚扰本地朋友
@perhapsnotalive 您好,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wiki说17世纪的当地文学作品将Malay归源于苏门答腊岛(现属印尼)一条叫Melayu的河,我也不能判断有没有道理
(17世纪有点太近了吧
等我下周抓个马来人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