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小红书看到一个网友分享说反复听同一首歌/看同一本书或同个剧集上百遍甚至倒背如流是ASD女性在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区别于男孩的一些典型ASD症状),到这里我还是“哦哦好巧我就喜欢一首歌单曲循环半个月看书嘛更正常了啊当年讨厌HP电影就是因为它的台词几乎完全没有跟着书本来让我被动校对很烦躁不过这也不能反推就是ASD我懂的顺便涨个知识就好”——评论里几个确诊ASD的网友交流说把歌/书/剧集当作赛博安抚奶嘴是因为对生活中的一些无序难以掌控需要有一个让自己稳定的锚点(大意)我就有点震惊了,难道一般人不会因为空间的色温不合适就难受吗?不会觉得半夜闹钟指针的声音很吵?降温天的时候金属还会发出细微的咔咔声也可烦了根本没法装作没听到;如果店铺的装潢不够专业(比如照度色温不合适或是配色展陈不和谐)我看到就会浑身难受到情绪波动(指看到不和谐的装潢或展陈会变得低落/不安/焦躁)所以很讨厌去城郊因为一眼看去每个店铺乃至民居都在折磨我……
实际上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压制自己的感觉,突然看到ASD网友讨论类似的感受有点惊奇,但这也不算是ASD的典型症状吧?(吧??
写到这里想去翻一下这条原文确认一眼(因为网友附上了原文照片)发现找不到了大概率是删掉了
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33202129
分享一下我最喜欢并且用了一年的ao3 skin,使用下来很舒适比原本的小字舒服多了 :aru_0170: 让本人的同人阅读体验获得了质的提升
这个作者还写了阅读障碍友好的skin
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30918077/chapters/76349072
租房历程分享 1/3
大家好!在学习了大家的租房经验后,我的租房也终于是!结合这一个月整租找房租房的心路历程和,写了些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对租房有困惑的友们!
@board@ovo.st
我的大致流程是:租房APP联络中介->加中介微信->线下去中介门户->在小区看出租告示联系个人中介
有关租房APP
我首先用的58/安居客和贝壳,还有微信(?)
58和安居客实际是一家。
我的贝壳被本地地产公司占领了,优点在它有一个AR看房,确实能给人直观的了解这个房子内部的样子。缺点是,修图严重,只看图是无法了解到房屋内部情况的。
58上属于鱼龙混杂,我的好中介和黑中介都是在这里找到的,照片看房质量只能说还行。但58上有虚假房源,即看起来有但实际上没有了,这个的审查力度体感很差。
微信主要是加上中介以后看他们朋友圈用的,中介每天更新的房源比app即时性更好。
APP上可以通用的避雷技巧是:
1.判断虚假房源,关注新上的房源,一般app上都有几日新上这样的标注,只看这类,那些挂了一个月两个月看起来还不错的房子,一般都是拿来引流的,遇到这样挂房的中介也要留个心眼。但要注意老房源上新,多看一阵。
2.对所有只拍犄角旮旯的图片留个心眼,对看起来很大的房间降低预期。
3.APP的楼层标记当个笑话,如果是好楼层,会在租房标题里就写出来,比如“黄金一楼”“四楼”这样的标注,至于会不会是顶楼只能主动问。
和别人谈及中日那种把古代背景的作品有天差地别的时候对方觉得中国对神仙已经算是很崇敬了,日本那边直接变成女的
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首先人日本野神仙很多八百万神明他们自己并不是很在意,当然他们也出过圣哥传和南无阿弥陀佛莲台企划,非常放开胆大地尊重本来就有的设定搞二创
但是我们这边,我很难讲,你说他们尊重吧,要真谈尊重我觉得就不应该做成这样,国内之前并不是没有好的改编案例的,要做就放开胆大的做,既要又要的,打着尊重的名号把神明本身的内核塑成反面,既不信神佛又生怕报应上身,搞同人都讲究是否OOC呢,最好还是真的带点崇敬之心但是这种一边借着神佛作为传统文化的名义乱搞一边觉得自己赚钱是勉为其难怎么应对国内审核的样子很恶心
国内搞神仙相关题材目前做得最好的是一汪空气,她起码是真的有去问妈祖能不能画的,再打个比喻,饺子要是敢拿妈祖做一点不尊敬的,不等妈祖对他动手整个福建人会先过去群殴他
上班好苦想去海拉鲁